国家为什么重视“托育”?孩子为什么要上“托育”?
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,女性职业发展意愿强烈,许多家庭面临着这样的困惑,休完产假就要上班,不放心保姆,又担心老人过会溺爱只带不育。托育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家庭困扰。
今年5月,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《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意见指出三方面的任务举措:
一、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。全面落实产假政策,支持脱产照护婴幼儿的父母重返工作岗位。
二、加大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。按标准和规范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,注重发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功能。
三、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。支持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,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,依法逐步实行工作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。
《意见》的出台,为我国托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随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进一步提高,国家为何在近年如此重视“托育”事业呢?托育到底有没有用?相信很多家长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!
孩子那么小,为什么要上托育?
是刚需,还是对孩子有所期望?
更有效促进孩子大脑发育
0-6岁是宝宝大脑飞速发展的关键期,1岁宝宝的脑重量已相当于成人的60%,3岁达成人脑重的80%,抓住这个黄金期,刺激宝宝大脑发育,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!为今后形成智力、情感、运动、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埋下伏笔。
提高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
1-2岁是幼儿自主进食的黄金时段,也是培养幼儿排便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期。按弗洛伊德的说法,2-3岁是幼儿的肛门期,此阶段应着重幼儿大、小便等自理能力的训练。
进食方面
◆家庭:家长喂食,让宝宝产生依赖,而且进食习惯不好,有的还得追着宝宝到处跑,或者一顿饭吃上一两个小时。
◆托育园:老师会训练幼儿正确使用餐具,并形成良好的用餐习惯。
如厕方面
◆家庭:日常生活中通常是家长不断询问孩子要不要大小便,孩子基本都是被动地进行大小便,不利于宝宝主动大小便习惯的养成。
◆托育园:中心配备完善的符合幼儿尺寸的如厕设备,老师会训练幼儿自己动手脱裤、提裤、洗手等自理能力;引导幼儿主动表达,并定时提醒,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。
睡眠方面
◆家庭:随意性强,睡醒时间没有规律。有时上午睡有时下午睡,有时一次睡1小时有时一次睡整个下午。
◆托育园:每日12点午睡,睡眠时间为3小时,安排科学合理,既能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,又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。
提高孩子社交能力
1-3岁是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。此阶段若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,将导致幼儿形成胆怯、孤僻、娇气、依赖性强等不良性格特征。
◆家庭: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,孩子在家基本跟大人交往,缺乏跟同龄人交往的机会,即使去公共场所玩耍,也是在家长的庇护之下,幼儿不能够独立的进行社会交往。
◆托育园:提供适合幼儿的集体环境,让幼儿自然而然的与其他幼儿互动,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;老师会组织丰富的集体游戏,引导和鼓励幼儿敢于表达、主动交往。
帮助孩子平稳过渡到幼儿园
◆不过渡的后果:适应困难,易引发“入园恐惧症”。幼儿园班级人数多,容易受到忽视,若独立性不强,易产生胆怯等心理。
◆平稳过渡的好处:由专门的老师照顾,帮助宝贝更快的度过分离焦虑,呵护孩子心理,孩子适应速度快,在班级中能很快融入集体生活,将会更加活泼、自信。
经过对比,托育服务的优势很明显,尤其是0-6岁宝宝的教养上,既解放了家长,又能让宝宝得到科学细致的照顾。
寸金难买寸光阴,人的一生很短,错过一个时间节点,就会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。如今,国家政策的频频出台,可见大力发展托育教育事业的决心已足。托育教育,也是新时代父母的智慧选择。